首页技术文章正文

TiDB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?

更新时间:2023-03-07 来源:黑马程序员 浏览量:

TiDB可以理解为是MySQL的加强版/分布式MySQL/MySQLPlus。

TiDB 是 PingCAP 公司设计的开源分布式 HTAP (Hybrid Transactional and Analytical Processing) 数据库,结合了传统的 RDBMS 和 NoSQL 的最佳特性。TiDB 兼容 MySQL,支持无限的水平扩展,具备强一致性和高可用性。TiDB 的目标是为 OLTP (Online Transactional Processing) 和 OLAP (Online Analytical Processing) 场景提供一站式的解决方案。

TiDB数据库具备「分布式强一致性事务、在线弹性水平扩展、故障自恢复的高可用、跨数据中心多活」等核心特性,是大数据时代理想的数据库集群和云数据库解决方案。目前,已被近 1000 家不同行业的领先企业应用在实际生产环境,涉及互联网、游戏、银行、保险、证券、航空、制造业、电信、新零售、政府等多个行业,包括美国、欧洲、日本、东南亚等海外用户。

TiDB 的设计目标是 100% 的 OLTP 场景和 80% 的 OLAP 场景,更复杂的 OLAP 分析可以通过 TiSpark 项目来完成。

TiDB 对业务没有任何侵入性,能优雅的替换传统的数据库中间件、数据库分库分表等 Sharding 方案。同时它也让开发运维人员不用关注数据库 Scale 的细节问题,专注于业务开发,极大的提升研发的生产力。

数据管理技术发展阶段:

1. 人工管理阶段

20世纪50年代以前,计算机主要用于数值计算.从当时的硬件看,外存只有纸带,卡片,磁带,没有直接存取设备;从软件看(实际上,当时还未形成软件的整体概念),没有操作系统以及管理数据的软件;从数据看,数据量小,数据无结构,由用户直接管理,且数据间缺乏逻辑组织,数据依赖于特定的应用程序,缺乏独立性.

2. 文件系统阶段

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中期,出现了磁鼓,磁盘等数据存储设备.新的数据处理系统迅速发展起来.这种数据处理系统是把计算机中的数据组织成相互独立的数据文件,系统可以按照文件的名称对其进行访问,对文件中的记录进行存取,并可以实现对文件的修改,插入和删除,这就是文件系统.文件系统实现了记录内的结构化,即给出了记录内各种数据间的关系.但是,文件从整体来看却是无结构的.其数据面向特定的应用程序,因此数据共享性差,且冗余度大,管理和维护的代价也很大。

3. 数据库系统阶段

60年代后期,出现了数据库这样的数据管理技术.数据库的特点是数据不再只针对某一特定应用,而是面向全组织,具有整体的结构性,共享性高,冗余度小,具有一定的程序与数据间的独立性,并且实现了对数据进行统一的控制.



分享到:
在线咨询 我要报名
和我们在线交谈!